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

狼來了?破除MOU3大想像

狼來了?破除MOU3大想像


更新日期:2009/10/27 14:46 文/陳一姍.張翔一






關於MOU,台灣有過多的期待、過度的想像,和過少的認知。一張單純的入場券,卻被媒體與業者無限擴大為暢行無阻的VIP卡,讓台股與投資人為之瘋狂。MOU的虛與實、假與真,究竟為何?《天下雜誌》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什麼是MOU(www.cw.com.tw/issue/mou),並且蒐集市場上常見三大想像,一一還原真相。



假:利用大陸肥厚的利差,台灣銀行業獲利短期就能大幅改善



真:人民幣業務,至少再等兩年。投資與回收短期將不成比例



MOU利多,第一就是,認為台灣銀行業升格後,可以立刻做人民幣業務,高達三個百分點的利差,是台灣的三倍,可改善獲利。不過,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游明德分析,即使透過ECFA,台灣銀行業升格分行後,直接取得人民幣業務的可能性很低。大陸對人民幣業務非常堅持,游明德舉香港為例,即便有CEPA(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),香港銀行分行到大陸從事人民幣業務,也至少要等兩年。他預期,台灣的銀行要做人民幣業務,最可能的情況,就是比照香港。更重要的是,即使拿到,根據外商在大陸的經驗,要期待大幅成長的獲利,恐怕還有一段漫漫長路。



假:滿地陸銀,參股、併購挽救台灣金融機構



真:只開放分行,參股短期一到兩家,持股限制低於二○%



MOU簽訂後,除了台灣金融業登陸。相對地,中國的銀行也將登陸台灣。陳冲表示,目前與大陸官方的共識,初期一、兩年內,會有一到兩家陸資銀行,來台設立分行。外界想像,三年內,滿地陸銀的威脅,實際上不會發生。



台灣著眼於與入股對象合作的彼岸商機,對大陸而言,來台不只為了賺錢,品牌、政治因素可能還重些。「台灣好的民營金控都不缺錢,參股不是重點,重點是拿了錢做什麼,」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說。



一位金控高層經理人分析,大陸銀行的董事長們都知道,自己不是真正的老闆。絕不能做了生意,卻被評為缺乏政治判斷,結果丟了烏紗帽。所以根本沒有道理急,會慢慢看,不急著表態。



假:大陸基金來台炒股,大陸錢買遍台灣



真:逐漸回歸商業機制



MOU第三個想像,就是大陸錢將買遍台灣,造成股市、房地產飛漲。台灣所有產業都會被大陸買走,變成實質經濟統一。「太樂觀或太悲觀的想法,如今看起來都太過不切實際,」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黃齊元說。



黃齊元分析原因指出,陸資目前對台灣感興趣的產業,在於觀光旅遊、商用不動產、通訊和高科技產業。另外著眼商業利益以外的行業,則有金融業和指標性公共建設等。但這些,除了觀光,台灣都嚴格限制陸資參與。



面對如深井般的大陸,台灣需要清醒的頭腦,而非短視炒作,才能真正與龍共舞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